机械科学与技术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

机械动力学

  • 地铁车辆旋转式抗蛇行减振器参数优化及应用分析

    向安波;池茂儒;罗贇;代亮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中速地铁车辆的稳定性,解决由于结构剩余空间不足导致无法加装抗蛇行减振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铁道车辆的旋转式抗蛇行减振器(下称旋转减振器),该减振器不仅安装空间小、安装灵活,还具有结构可靠、散热性能更好的优势。基于旋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旋转减振器的数学模型以及更为准确的AMESim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旋转减振器AMESim模型与地铁车辆动力学SIMPACK模型的联合仿真,对旋转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包括卸荷力及卸荷力矩),分析旋转减振器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旋转减振器能够代替抗蛇行减振器提供回转阻尼,在保证曲线通过安全性的条件下,使中速地铁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2025年05期 v.44;No.363 737-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阻尼可控的柔性臂建模及联合振动控制

    谢冰冰;牛军川;夏俭俭;

    针对搬运机器人这种长连杆结构的柔性机械臂系统,为了优化残余振动的问题,设计了ZV输入整形器与最优控制结合的振动抑制方法,并对最优控制器中的加权参数Q进行模糊控制;为了降低响应到达稳态的时间,提高柔性臂运动的精确性,引入磁流变(Magneto rheological,MR)阻尼器使得柔性臂阻尼可控,实现了可控阻尼与关节力矩联合控制柔性臂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残余振动的超调量,进一步加入阻尼器后,可有效降低柔性臂系统到达稳态的时间。

    2025年05期 v.44;No.363 745-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残差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损伤尺寸识别中的应用

    吴英祥;杜少辉;赵紫豪;尉询楷;陈智超;陈果;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滚动轴承损伤尺寸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损伤尺寸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残差网络为深层特征提取主框架,建立能够将预处理后的振动样本数据映射至相应的损伤尺寸的网络模型。数据预处理时采用傅里叶变换,获得原始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的频谱图作为网络的输入;在滚动轴承加速疲劳试验机和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等两种类型的试验器上,通过不同的损伤尺寸试验,对所提出的损伤尺寸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和多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0.3 mm的预测误差范围内,所搭建的网络模型对未参与训练的故障损伤尺寸的识别精度,内圈为91.2%,外圈为97.9%。同时,在对数据进行加噪处理后,损伤尺寸的预测误差依然能够达到0.3 mm以内的识别精度。结果充分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故障损伤尺寸识别能力。

    2025年05期 v.44;No.363 75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斜井下钻柱系统横-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冯群芳;侯勇俊;方潘;杨康;丁书杰;

    为了明确钻柱与井壁接触、钻柱扭矩耗散和井眼轨迹等因素对钻柱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斜井下钻柱横-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线弹性接触模型模拟了钻柱与井壁的接触行为;再运用离散扭矩-阻力模型描述钻柱系统扭矩传递特性;最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钻柱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井斜角越大导致钻柱传递的扭矩摩损越大;斜井段的井斜角越大,钻柱黏滑运动现象越明显;随着井眼轨迹井斜角增大,钻柱自重对钻柱振动影响越显著。相关研究成果不但为井眼轨迹优化提供了依据,而且为钻井机械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2025年05期 v.44;No.363 759-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馈能式悬架耦合振动系统相似建模方法

    祝恒佳;沈云;田思远;刘云浩;张威;

    馈能式悬架通过将车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为微功耗装置供电,其电磁耦合作用会影响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考虑电磁耦合作用力对馈能式悬架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推导馈能式悬架1/4车振动系统微分方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车辆机械振动系统电路模型,通过Maxwell和MATLAB/Simulink建立机械-电磁耦合振动系统的有限元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进一步对比研究机械-电磁耦合振动系统与仅考虑车辆机械振动系统在正弦、脉冲和随机路面位移激励工况下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特性。结果表明:该文有限元联合仿真相似模型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而机械振动模型与机械-电磁耦合振动模型动态响应结果差异为12.12%~16.67%。

    2025年05期 v.44;No.363 768-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维圆弧曲线内凹蜂窝结构多工况冲击性能

    金国杰;杨立宁;李丹萍;杨光;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二维圆弧曲线内凹蜂窝多胞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和冲击角度工况下的变形模式、动态响应、吸能特性等进行了系统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速度提高以及冲击角度减小时,多胞结构的吸能量和平台应力值均上升;弧角为120°的多胞结构其综合吸能量和平台应力值最大;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结构横向收缩加剧,负泊松比效应更加突出,因此初始应力峰值和总吸能量也增大;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结构的侧向倾倒趋势加剧,失去抗冲击能力,因此初始应力峰值和总吸能量也减小。该文为进一步实现该结构在多工况冲击下的力学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05期 v.44;No.363 77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人机巡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与预警系统设计

    张锦叶;尚晨磊;张震;孙雪;王沁;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巡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树莓派平台进行开发的,运用了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检测知识,实现了码头多目标检测、集装箱箱体残损识别及集装箱堆码违规区域识别等功能。在无人机结构设计方面,完成了对重要零部件的应力校核;重点构建了视觉感知系统并融合了图像处理算法,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了多目标检测及集装箱破损识别模块,配套的图形用户界面可直观展示感知结果。该系统解决了在目前自动化码头监控中所存在的不足,为集装箱码头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5年05期 v.44;No.363 784-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精密制造与加工

  • 可控变刚度液晶弹性体驱动柔性抓手研究

    赵晓东;黎相孟;康政;仝哲;

    柔性抓手在抓取精密、易碎易损零件时具有很好的适应和保护能力,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对柔性抓手进行简单控制而实现多稳态的驱动仍然存在较大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刚度特性的柔性抓手,采用能够受热收缩变形的液晶弹性体和能够随温度发生相变而变刚度的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备柔性手指,通过分区块加热变刚度材料,可以实现手指弯曲角度的控制,尤其在加热功率2 W下,50 s内可以实现110°以上的弯曲角度,且在停止加热后70 s内恢复。柔性抓手的抓取演示验证了柔性手指的变刚度与弯曲运动性能。

    2025年05期 v.44;No.363 792-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寄生运动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

    汪启亮;魏健鸣;龙益平;郭彬;

    柔顺机构在输入输出方向容易产生非期望方向的寄生运动,不利于机构的驱动和运动控制。为解决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寄生运动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方法。基于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方法,将寄生运动引入目标函数,其中旋转运动使用两点的平动位移差值进行表示。考虑寄生运动和输出位移的性能关系,结合权重因子将多目标转换成单目标,建立了柔顺机构的拓扑优化模型。采用Heaviside函数进行密度过滤,并利用优化准则法(Optimality criteria,OC)进行求解。以输入端低寄生运动的柔顺放大机构设计为例,给出了3种不同情况下的拓扑优化结果。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优化机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5期 v.44;No.363 798-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卷积自编码器和残差循环神经网络在刀具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周学良;潘晓明;吴瑶;

    针对刀具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自编码器(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auto encoder,1DCAE)和残差双向门控循环单元(Residual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RBGRU)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1DCAE连续卷积池化和反卷积上采样方法获取工况信号的深层特征,并将其与分段后的原始信号融合后作为刀具剩余寿命的表征;同时结合残差网络的思想对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增强对时序特征的捕获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2025年05期 v.44;No.363 806-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仪器、仪表科学与技术

  • Infogram和改进MNAD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

    束海星;魏志刚;左俊杰;刘晓超;吴立奇;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提取易受到随机噪声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nfogram(信息图)和改进MNAD(Minimum noise amplitude deconvolution,最小噪声振幅反褶积)的故障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利用Infogram得到最优频带和带宽进行带通滤波,从而降低噪声成分的影响。其次,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计算其多点峭度谱,并将平方包络基尼系数(Square envelope Gini coefficient,SEGI)应用于MNAD的滤波器长度选取中,自适应选取MNAD的最佳滤波器长度。最后,基于多点峭度谱和最优滤波器长度优化MNAD的参数,并结合包络谱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仿真信号、实验数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测信号中,验证其在实际工况中的解卷积能力。

    2025年05期 v.44;No.363 814-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智能刀柄高应变灵敏度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姜飞跃;李鹏南;李树健;邱新义;

    为获得智能刀柄高应变灵敏度结构参数最优值,以刀柄轴向应变灵敏度、轴向刚度、扭转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一阶固有频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为约束条件,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优化目标近似响应面模型,分析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刀柄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刀柄结构参数Pareto最优解。相比标准刀柄,优化后刀柄轴向应变灵敏度提高了32.8%、轴向刚度降低了14.8%、扭转刚度降低了18.2%,1阶固有频率降低了10.1%。

    2025年05期 v.44;No.363 824-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仿真数据驱动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位姿集优选

    苏成志;李玉春;刘森;侯爵;巴麒蛟;

    针对工业机器人标定精度受位姿集影响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仿真数据驱动的位姿集优选方法。首先,通过标定以及离线补偿的方式获得机器人虚拟模型,在仿真空间中测量和标定构建位姿集与标定精度组成的数据集。其次,对数据集的特征进行提取,利用灰度关联算法计算特征因子与辨识精度之间的相关度,验证特征因子的准确性,降低数据维度,应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特征因子与辨识精度之间的映射模型。最后,利用SVR预测模型对机器人标定时采集的多组位姿集进行标定精度预测,优选出标定精度高的位姿集用以提高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证明,利用仿真数据驱动的方法优选位姿集比随机选择的位姿集对应的平均标定精度提高了22.9%。

    2025年05期 v.44;No.363 83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烧结机篦条故障在线监测的图像识别方法

    罗柏文;史天宠;李宗平;廖婷婷;

    为了实现钢铁厂烧结机篦条故障智能化在线监测,提出了基于OpenCV图像处理技术的篦条故障图像识别方法,即通过采取篦条结构特征识别算法检测篦条的根数、间隙宽度、斜率和间隙糊堵占比等参数来表征篦条的倾斜、断裂和间隙糊堵等故障类型。该文以湘钢烧结一厂的篦条故障作为在线监测实验对象,首先对篦条图像进行拼接和自适应二值化处理,然后在篦条图像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篦条轮廓并统计根数和间隙宽度;再用霍夫变换方法对图像行直线拟合,筛选出篦条所在的线段,用两个端点计算斜率得到篦条倾斜程度;再对原二值图像和开操作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按位与运算,得到糊堵物位置并求出其占比;最后使用多次开操作提取到篦条断裂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算法检测的篦条间隙宽度误差在4 mm内,倾率误差在±1°范围内,并能快速、有效地监测到篦条故障。

    2025年05期 v.44;No.363 840-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源信息融合的电机小样本故障诊断

    贾晗;尚前明;金华标;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电机故障发生的频率极低,电机的故障数据通常较少,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这对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快速谱峭度的特征提取方法将电机定子电流信号和振动加速度信号转化为谱峭度特征图像;其次,搭建一种双通道残差网络模型融合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的故障特征并完成故障分类;最后,利用实验台架所采集的5种故障电机数据对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故障数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故障诊断准确度可以达到95%以上,远高于传统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同样应用于旋转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具备良好的泛化性。

    2025年05期 v.44;No.363 847-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运载工程

  • 多载荷通道复杂铝合金转向节的多工况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黄亦韬;彭文飞;李贺;林龙飞;邵熠羽;沈宏林;

    针对转向节服役中可能出现的开裂问题,由多体动力学软件提取的静载荷及载荷谱,对多载荷通道复杂中心孔类铝合金转向节进行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以惯性释放为边界条件,计算转向节6个极限工况的静强度。按配比组合9种强化路面及2种行驶工况的载荷谱,基于nCode软件进行多轴应力疲劳分析。结果表明:上摆臂与轮毂连接螺栓孔上端面出现最大应力、前束臂连接拉臂出现最大位移、PEEQ值为0,但值不足以造成静态破坏;疲劳寿命为1.182 3×106 km,达到设计要求。基于CAE的试验场载荷提取、静强度计算及疲劳寿命预测可为转向节的设计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05期 v.44;No.363 857-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SOA算法改进EKF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

    刘晟;王建锋;刘水宙;潘清云;

    该文旨在提高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的监测精度,基于锂离子等效电路模型,采用象群优化算法改进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 KF)进行模型参数的辨识;使用海鸥算法(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OA)降低噪声初值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算法的影响,并以越界处理的策略避免种群多样性降低的问题;以改进海鸥算法(Modified 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MSOA)优化EKF来改善车载电池SOC估计方法,将DST和FUDS动态测试工况电流数据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OC估计算法的误差低于0.97%,且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均低于EKF算法的估计误差,因此MSOA优化EKF算法具有更好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

    2025年05期 v.44;No.363 868-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电源混合动力汽车层次能量管理策略

    徐钦禹;伍世虔;李世龙;陶斯伽;陶友传;

    以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可有效降低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行驶油耗和锂电池寿命衰减。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行驶工况和驾驶员风格识别的层次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分为上层发动机和下层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在发动机能量管理策略中引入工况识别技术,并根据所识别工况选择发动机运行策略,合理分配发动机功率Pe和复合电源需求功率Pm,以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佳工作点。在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中引入驾驶员风格和复合电源信息对低通滤波器滤波系数在线调整,通过低通滤波器将复合电源功率分解为锂电池低频和超级电容高频功率,以减少对锂电池的冲击和寿命衰减。将策略模型嵌入到ADVISOR仿真软件中,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传统模糊策略的复合电源HEV,该文提出的层次能量管理策略在综合循环工况下油耗降低5.82%、锂电池寿命里程提高9.65%,有效提高车辆综合性能。

    2025年05期 v.44;No.363 878-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材料科学

  • 热处理工艺对SLM成形NiT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影响

    田登;

    通过对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的NiTi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相变、XRD、拉伸性能、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该文中固溶时效态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708 MPa,延伸率为9.9%),相变温度最高,NiTi合金中的析出强化相阻碍位错运动,强度提高,该状态可以获得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改善了合金的塑性;退火态(550℃,1 h,Ar冷)的形状记忆性能及超弹性最好。此外,不同典型结构的设计也会影响合金回复率,框架结构退火态回复率最高在97%~99%。为NiTi合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5年05期 v.44;No.363 887-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航空、宇航工程

  • 一种考虑多通道检测数据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刘翠琴;王海瑞;朱贵富;

    针对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检测数据高噪声、多维度、同剩余使用寿命一致衰减特性的问题,本文采用小波降噪(Wavelet denoising, WD)、时间卷积网络(Time convolution network, TCN)和多头注意力(Multi head attention, MHA)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网络结构模型:时间卷积-多头注意力(Time convolution-multi head attention, TCN-MHA)求解发动机衰减特性的映射关系来提高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prediction, RUL)预测精度。首先对多通道传感器量测数据进行WD去除白噪声干扰,降低多传感器衰减过程中存在的众多因素引起的误差。其次采用TCN提取处理后的多维数据的时序特征并映射出系统性能退化关系,最后利用MHA提取每一维数据预测贡献度,从而给不同维数据分配不同权重并有效预测出航空发动机RUL。在商用模块化航空推进系统仿真(Commercial modular aero-propulsion system simulation, C-MAPSS)数据集上,通过与TCN、MHA以及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性能优于其他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5期 v.44;No.363 899-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等离子弧焊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鲍文;杨蕾;刘红兵;王飞;杜金红;

    等离子弧焊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弧焊技术,采用水冷喷嘴压缩电弧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等离子体,可以不开坡口直接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常规的数理解析法和试验的方法研究电弧和熔池具有局限性,数值模拟的方法更为快速、有效,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复杂的物理机制,可为实际的等离子弧焊接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从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的电弧、熔池、电弧与熔池的耦合这3个方面阐述等离子弧焊在数值模拟方向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05期 v.44;No.363 913-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械科学与技术》征稿简则

    <正>本刊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1981年创刊,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本刊刊登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实验研究,涉及机械工程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CAD/CAM及机电一体化、学科发展前沿的领先成果。2)文稿的格式顺序是: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来稿时请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联系电话、E-mail及通讯地址。

    2025年05期 v.44;No.363 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正>(转自《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6日01版)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2025年05期 v.44;No.363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启事

    <正>《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为学术性英文期刊(ISSN 1007-4546),季刊。现主管单位为工信部。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备工程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的特点是以工为主,工管结合;以机为主,机电结合。并涉及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刊的报导重点是与设备相关的应用技术和工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学术论文。

    2025年05期 v.44;No.363 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